杂粮馒头,比如高粱有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的作用,荞麦有、降血脂作用,加上特别的风味口感,杂粮窝头很受消费者常见的有玉米面、高粱面、红薯面、小米面、荞麦面等为主要原料或在小麦粉中 添加一定比例的此类杂粮生产的馒头产品。
馒头中含有酵母,酵母分为鲜酵母、干酵母两种,是一种可食用的、营养丰富的单细胞微生物,营养学上把它叫做“取之不尽的营养源”。除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以外,酵母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酶类。
发酵后的酵母还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物,可以保护肝脏,有一定的作用。 酵母里的硒、铬等矿物质能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动脉硬化,并提高人体的力。发酵后,面粉里一种影响钙、镁、铁等元素吸收的植酸可被分解,从而提高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面粉里放入酵母粉,用水和面,搓揉成光滑均匀的面团。把揉好的面团放在盆中,盖上保鲜膜,置于温暖处进行发酵,面团发至两倍大,内部组织呈蜂窝状,即完成发酵。
早在晋代就出现了开花馒头。据说是利用晋代酵面(面肥)制作的,要蒸到开花,呈自然爆裂的状态,是当时的馒头名品,故有“蒸饼上不坼十字不食”一说,就是非开花馒头不吃。可说是对发酵技术炉火纯青的把控 。
源于北宋太学,传闻当时的学生都以吃这种馒头为荣。据史书的记载,制法也比较简单,将切好的肉丝拌入花椒面、盐等作料成馅,再用发面做皮,制成今日的馒头状,表面白润光亮,软嫩鲜香,即使没有牙齿的老人也爱吃,典型的南方馒头。宋室南迁后,太学馒头的制法传到了杭州,说不定现在还能在杭州找到。
中国面点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惯,体现在饮食文化上主要有南米北面、南细北粗、南甜北咸、南粒北粉、南糯北奶等这些特征。馒头作为一种南北皆有的面食,也体现了这一点。
传统的馒头成型一般是手揉圆或是刀切,以不同形状出现, 现代馒头产业化也依旧是以此为基础的成型方式,只是被机器整形所取代。还有一些地区手作馒头会根据传统的用途不同或是特定的礼仪使用模具或是有些装饰,且造型特。
馒头大部分是采用蒸制熟成的方法。在100~108℃的温度下,让馒头在有一定湿度和压力的环境下蒸熟 ,能够保持湿润柔软弹性的口感,同时也能挥发出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化物和酯化物,为馒头带来香味,同时还拥有雪白的颜色。这就是Chinese Bread,蒸熟的“面包”,但是相对于面包来说,凉了的馒头更容易老化,不过吃的时候蒸一下就没问题啦。